◇◇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试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以爱尔兰大学圣三一学院为例

  求实

  现在的中国,没有一所具有大学精神和灵魂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因此,
谈论在中国建设出世界一流大学的议题或提出各种建议只能算是“纸上谈兵、发
发牢骚” 而已。因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在中国依然举步为艰,并没有因为新
中国的建立而获得生根、发芽,更不用说是开花和结果了,“五四”运动的精神
在现在的中国已经是荡然无存了。造成这样的结果,有两个不得不说出来的原因:
第一个是由于历史、国内外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二个是执政党和政府的政
策或既得利益集团的人为因素的干扰。

  那么,何时中国才会有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呢?我与许多网友们的观点是一
致的即:世界一流大学的出现应该在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强国
之时;更是中国已经成为民主、文明、科学国度的标识之一。好的政治、民主、
科学的环境,是确保大学健康、快速成长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也是在中国建设出
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基于中国有近五千年的奴役或封建王朝史,以
至于现代的老百姓仍然将维护自身权益的希望寄托于“现代的包清天”身上的现
状,要想在中国出现世界一流大学,其路途还很遥远。国民的素质不提高、国内
的大众不觉醒、不驱除政治对大学的干扰,投入再多的钱、从国外引进再多的施
一公、饶毅也是白搭。只不过是,多了一些大楼、政绩工程、摆设或“花瓶”而
已(这里没有任何贬低施、饶两位教授的意思,本人对两位教授能够全职回国工
作是很钦佩的,同时也很敬重他们)。中国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怎样
处理好政治对大学的干扰问题,大家从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所取得的成就,就可
以得出答案(西南联大已经是当时中国国内的享誉世界的世界一流大学了),当时
的国民党因为抗日的问题,分身乏术,从而减少了对西南联大的干扰,任由其按
照西方著名大学的发展规律进行建设和运着,造就了国人迄今为止仍津津乐道的
西南联大。

  爱尔兰大学圣三一学院过去曾经是世界的一流大学,现在看来可以算是世界
二流的大学,我想就自己了解的圣三一学院情况作一个简要的介绍(如有不妥之
处,请其他知情人士批评指正,在此先表示感谢)。通过看圣三一学院的发展建
设过程,期望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能够为国内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点
有用的信息,作者也就很满足了。

  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著名大学之一,创建于1591年,具
有416年的历史,现有学生1.1万人,直接或间接的培养出7位诺贝尔奖得主。虽
然近年来其学术声望在世界上有一定的下滑,但是其发展势头和重新崛起的能力
不容小视。其以本科生教育为重点和基础,以科学研究为核心的学校发展理念;
有力的保证了学校发展后备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其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的学生和
教师队伍,为知识创新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化、脑力和人力资源;其生源质量、获
得的资金支持力度均是爱尔兰最好的、最大的。为了在关键领域巩固或获得更大
的国际声誉,圣三一学院加大了多学科合作研究的力度。(主要信息来自圣三一
学院的网页或电子版材料)

  1.  圣三一学院具有国际声誉的基础

  圣三一学院获得的国际声誉是建立在下面的八个特色和学科领域里取得国际
公认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之上的:国际性、爱尔兰人文社会科学、通讯和智能系统、
纳米和物质科学、免疫学与感染病学、癌症、遗传学和神经科学。

  2.  圣三一学院具有国际声誉研究成果的标准

  国际水平: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peer-review 的专业科
学期刊上

  高质量和一定的数量:高impact factor journals 和高cited论文

  获得的资助和投入状况维持平衡:投入与产出比的效率比较高

  在国内起到领航员的作用:体现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领域

  3.  圣三一学院的重点发展方向

  圣三一学院的旗舰型多学科研究中心或院所的工作涉及从传统学科到现代科
学的多个领域,具体包括如下五个重点发展和建设的研究中心或院所:

  3.1. 实用性的纳米结构和设备研究中心 (the centre for research on 
adaptive nano-structures and nano-devices):研究人员来自全爱的物理学、
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和数学学科,探讨构建物质和生物世界的基础。

  3.2. 分子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科学家来自全
爱的物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和精神病学,重点研究三大课题:抗
癌治疗、解密免疫系统和人类大脑性疾病。

  3.3. 神经科学研究所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科研人员涉及分子
生物学、认知科学、神经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精神病学和物理学,攻关
的主题是从分子到思想,并且是爱尔兰国家神经科学网络的核心所。

  3.4. 国际一体化研究所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studies):研究学者来自经济学、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法律、
宗教和神学,主要的研究课题是如何采用高速发展的通讯、信息技术来探讨和解
释当代的经济和文化问题。

  3.5. 文物长廊中心 (the long room hub):这是发展、壮大圣三一学院图
书馆的项目,通过收集独特的、有价值的文学和历史文物来搭建沟通学者学术交
流的桥梁。收集对爱尔兰国家与国民的知识和学术发展、基础研究做出贡献的英
语、爱尔兰语、文学、艺术、语言学、歌剧、电影和音乐等的文献、实物,来研
究怎样培养有创造力、有社会责任感和有文化的公民的课题。

  4.  圣三一学院2012年工作目标

  在上述的八个优势学科中,确保其中的部分研究方向成为世界同一领域内的
排头兵或领航员。

  5.  圣三一学院的教学和研究氛围

  充分而全面的秉承“独立、自由、教授治校”的学校发展观,学校是独立的
法人,由校董事会全权管理学校的人、才、物等各项事务。学校采用民主管理的
模式,为了确保各方的利益、保证学校建设和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学校董事会的
成员构成中包括了从学生到投资者的各个层次群体的代表。政府无权干涉学校的
日常工作,政府及其官员只是促进和确保学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后勤保障机构
或人员。

  政治与教育和科学研究分离开,学校不是政治与权利的角斗场,而是真理的
探讨地和科学知识与新技术的发源地。学校不仅应该是只求是非、不计利害的象
牙塔,而且还应该是培养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后来者和可以无拘无束
的研究与探讨各种学术的天堂;而绝不应该是政府机关或衙门及其派生机构。学
校只对全社会、全民族和每一位国家公民负责,而不是对某一党派、团体、权力
机关、既得利益集团负责。政治与权力斗争必须远离学校。

  容许各种思想与学术流派的自由交流与争论,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为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宽松的学习或研究环境。为培养和孵化出爱尔兰
共和国未来的杰出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医学家、法律学家、科
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等等提供了富含各种营养的土壤或成才氛围。

(XYS2008041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